当前位置:

2025年7月31日北湖手机报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邱佳乐 2025-07-31 09:25:00
—分享—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七

天气:中雨,24~34℃

【导读】

★北湖区:“EPC+O”模式提升改造质效

★北湖区:石蛙变“金娃” 高山溪水养出致富新产业

★“西河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法治宣传活动举行

【北湖要闻】

★北湖区:“EPC+O”模式提升改造质效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北湖区积极探索“EPC+O”模式,统筹破解改造难点,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截至目前,已惠及10万余居民。

北湖区义帝陵片区地处中心城区,在时代发展中,曾经全市最繁华的商贸区变成了废旧线缆密布、乱建乱搭的老旧区域,安全隐患密集。北湖区在义帝陵片区首次试行“EPC+O”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采取“中央投入、地方配套、吸纳民间资金”三方共担方式,引入相关企业,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居民不用出资改造,而是通过让渡改后小区部分公共收益等方式参与改造。此外,入驻商户投入资金打造特色商铺,进一步激发老旧小区及周边的商业活力。

在义帝陵片区改造过程中,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筹、建、管、运”全程介入,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

首先,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发动居民参与筹备,逐户上门摸排意愿,填报调查表。根据居民反馈小区“失管、失修”的问题,精准设计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确保居民知晓率、支持率、同意率达到“三个100%”。

其次,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协调城管大队、项目施工单位等共同成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临时工作组;开展“我是党员亮身份”活动,组织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最后,改造总承包企业旗下的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社会运营方,确权进场后,开展物业服务,彻底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管理难、设施设备差”的难题。同时,梳理和挖掘小区内的可利用资源,规范车辆管理和飞线充电等问题,带来基础设施全面提质升级。此外,逐步挖掘和盘活区域内的闲置空间,完善邻里便民服务生活圈。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北湖区以点带面,探索“EPC+O”模式延伸覆盖,以“成街连片、区块整体”的理念,整合零星空间资源,连片捆绑联动改造,重点解决和完善停车、健身、文化、充电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改造实用性和功能完整性,达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

同时,改造后由社会运营方接管物业服务,引导业主主动付费,反哺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此举变以往单一财政资金“输血式”改造为增强老旧小区自身内涵的“造血式”发展,实现了惠民生和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据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该区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坚持“一月一调度”“每月解难题”工作机制,出台优化施工环境等保障措施,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北湖模式”,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难、物业服务管理难等民生难题。(梁可庭)

★北湖区:石蛙变“金娃” 高山溪水养出致富新产业

在北湖区石盖塘街道江口村,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却因石蛙养殖产业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村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开展石蛙养殖,并通过“村企合作+产业链延伸”模式,已建成1200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场,年产值达40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变现、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走进石盖塘街道江口村石蛙养殖基地,清澈的山泉水顺着人工修建的水道缓缓流动,一只只肥硕的石蛙在养殖池中栖息。据了解,基地的第一批石蛙即将上市,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即将上市的石蛙就有1000斤,按当前市场价180块钱一斤计算,有18万。”石盖塘街道江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奇龙说。

江口村地处北湖区西南山区,海拔约600米,常年平均气温22℃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达98%。作为郴江的发源地,这里泉水冬暖夏凉,水质清澈甘甜,为石蛙的生存提供了绝佳条件。石蛙作为传统“八珍”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市场前景广阔。江口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决定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发展石蛙养殖产业。

为更好养殖石蛙,江口村还与郴州市鑫荣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技术短板问题,还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石蛙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与专业石蛙养殖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村企合作的模式,他们出技术,我们就出产地,按固定分红。有效解决了技术短板问题。”陈奇龙说。

石蛙养殖基地的建设,不仅为江口村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希望,更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村民陈日新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以前在外面务工,后来陈支书引进了一个养石蛙基地, 我在基地里搞卫生、投食、养石蛙,每个月的收益大概3000元,以后自己也想养黄粉虫,建设一个养黄粉虫的场地。”村民 陈日新说。

下阶段,江口村还将进一步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围绕当地资源禀赋,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石蛙养殖+黄粉虫养殖+蔬菜基地”产业链闭环,不断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助推增收致富。

“我们计划带动村民,利用他们闲置的房屋建30个黄粉虫养殖场,预计可促进约100人就业。”陈奇龙说。(邱佳乐)

【部门动态】

★“西河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法治宣传活动举行

近日,北湖区“西河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法治宣传活动在保和瑶族乡举行,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区司法局、团区委等单位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趣味普法游戏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社区矫正法》等法律相关知识。律师团队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等问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则通过互动游戏,向孩子们宣讲防性侵、防欺凌等安全知识。(雷一杰)

【街镇动态】

★安和街道:交通劝导进农村 筑牢出行“防护网”

7月29日,安和街道联合郴州市交警二大队在安和圩场、坦门路等车流密集区域开展交通安全劝导专项行动。

行动重点严查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劝阻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现象。同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车驾驶员现场整改并签署《文明出行交通安全承诺书》,明确安全责任,组织部分人员参加交通安全知识现场答题,加深其对交通规则和应急处置等知识的理解。(刘佳佳)

★北湖街道城西社区:开展青少年暑期关爱活动

7月28日,北湖街道城西社区联合越秀小区开展“清凉一夏”关爱活动。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解暑食品的制作过程。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以轻松互动的方式开展了安全教育,为孩子们讲解了防溺水、防触电、防火灾、防交通事故、防性侵等“安全五防”知识要点。孩子们在享受清凉美味的同时,在趣味互动中,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提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张进城、谢雪晴)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邱佳乐

阅读下一篇

返回北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