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八
天气:晴,26~37℃
【导读】
★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守护“地下生命线”:万华岩溶洞构建立体化垃圾治理体系
★暖心驿站里的“红马甲”
【北湖要闻】
★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8月8日,北湖区委书记、郴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田连钊深入园区重点光电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要聚焦问题破解、服务升级、集群培育和产业融合,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田连钊强调,务必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将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在攻坚克难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务必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导向。围绕“便利性、实用性、创造性”构建综合性服务体系,通过优质服务形成“虹吸效应”,持续擦亮北湖区、郴州经开区营商环境品牌。务必要进一步强化集群导向。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构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务必要进一步强化融合导向。树立“链链融合”思维,纵深推进“区区合一”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关联度、耦合度,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北湖区(郴州经开区)领导张强、欧阳崇志、曾祥峰等参加。(罗器洪)
★守护“地下生命线”:万华岩溶洞构建立体化垃圾治理体系
郴州万华岩——一座仍在生长的地下河溶洞,荣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重桂冠。洞内千年钟乳石、摩崖石刻与古兵备遗址交相辉映。景区创新构建“立体化垃圾治理体系”,以科技赋能、人文护航,守护喀斯特“地下生命线”,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让亘古钟乳石在纯净环境中续写“万年新生”。
清晨8点半,溶洞专职保洁员王爱香头戴矿灯、手持垃圾夹,沿2245米的单行栈道开始动态巡检。她每天需赶在游客入洞前完成首轮清洁,并在全天开园时段持续流动保洁。
“每天在洞内要走几个来回,步数要达到两三万步左右。”保洁员王爱香说。
其实这垃圾治理的新招,还藏在每个细节里:比如垃圾桶摆得就特别讲究:栈道上每隔30米就有分类垃圾桶,中间路段还设了“定点补给站”,保洁员王爱春专门在这儿收饮料瓶、食品包装这些常见垃圾;同时,还会地上地下一起查:地下河安排专人坐船捞漂浮物,“水陆双线”清扫,啥角落都漏不了;最后垃圾不过夜:洞里每天差不多有一百斤垃圾,闭园后由专业公司当天清走,一点不留。
“我们定时定位定人安排洞内卫生,不间断对游客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景区内也是全程严禁吸烟。”万华岩景区后勤保障部负责人谢志友说。
景区还同步进行了“人车分流”的环线管理,车辆限行减少尾气排放,游客栈道与自然景观无缝融合。在恒温18℃的秘境中,洁净环境让游客沉浸体验地质奇观。
“进来之后,我感觉这里就像大自然开了空调一样,非常凉快 ,小朋友也能玩得比较开心。”广东游客黄春意说。
溶洞是地球亿万年攒下的“密码本”,郴州以精细化治理破解“喀斯特保洁”难题。今年1-7月份,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6000余人次,万华岩不仅成为游客探秘避暑的“天然空调房”,更以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的实践,为喀斯特地貌保护提供“郴州样本”。(唐琳莎)
★暖心驿站里的“红马甲”
空调、微波炉、饮水机、冰箱一应俱全,还备有雨伞、书籍和常用药品……位于五岭广场和北湖路的工会“暖心驿站”,是户外劳动者休憩的温馨港湾。在这里,总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8月5日上午9时,19岁的孙钟轩来到位于北湖路的暖心驿站,穿上代表志愿者身份的“红马甲”,开始扫地、擦桌、整理书籍、收纳雨伞。
上午11时,城区气温飙升至36℃,一位满头是汗的环卫工人走进了驿站。孙钟轩麻利地在饮水机旁接了一杯水递过去:“叔叔,辛苦了,请喝水。”“谢谢你,小伙子。”环卫工人接过杯子一饮而尽,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临近饭点,几名自带午饭的环卫工人来到驿站。孙钟轩一边引导他们落座,一边熟练地操作微波炉帮他们热饭。
孙钟轩是郴州人,就读于山西长治学院体育系。谈起做志愿者的初衷,他说:“高考结束那年的暑假,我特别渴望接触社会,父母非常支持我,建议我去做一名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了解不同人群的需要。”
“每年寒暑假都有像孙钟轩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我们。”郴州市益行志愿者协会资深志愿者陈锦萍翻开一本签到册,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学生志愿者签到页”说,“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这种“价值感”,孙钟轩深有体会。大一那年寒假,他参加了在五岭广场举办的“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活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市民送上煮好的元宵。一个细节让他至今难忘:“一位六十多岁、只有一条手臂的残疾老人不方便端碗,我赶紧请他去广场边的暖心驿站,把碗放在桌上慢慢吃。一碗热乎乎的元宵让这名残疾老人在节日里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也让我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今年暑假回到郴州后,孙钟轩又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计划坚持到开学前夕。8月1日的值班经历,让他对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天傍晚突然下起了暴雨,周边的环卫工人纷纷来到暖心驿站避雨,雨下了很久,着急离开的人借走了暖心驿站里的雨伞。”孙钟轩说,“我们没有留借伞者的电话,也没规定归还时间,但之后两天,借出去的伞陆续都还回来了。这件小事让我很触动,志愿者精神是以奉献、不求回报为核心的,当你真诚付出时,被温暖的人会用感恩与珍惜来回应爱心。”(周慧)
【街镇动态】
★全市首个家政养老惠民服务街正式启用
8月8日,全市首个家政养老惠民服务街——“郴州市真诚家政养老惠民服务一条街”在人民路街道东风社区正式启用。该街区于今年5月开始建设,全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
该项目秉持“家政养老事,一街全办妥”的服务理念,针对老旧社区在家政、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结合“家政(养老)服务进社区”政策要求,打造了集“全龄化服务、全流程跟进、全链条覆盖”于一体的社区服务新模式,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和就业支持,让便捷的家政养老服务成为社区生活常态。
目前,已吸引11家本地家政养老企业入驻,形成“职业技能培训、社区长者爱心食堂、家政服务零工就业平台、社区居家养老及日间照料中心、康复理疗中心、家政康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六大核心服务板块,可提供助餐送餐、家居清洁、个人护理、居家保姆、医疗陪护、灵活就业、生活照料、临时托管等40项专业服务。预计每年可培训专业人才500余人次,服务家庭3000余户,创造就业机会2000余个,惠及周边居民超5万人次。(李娴芳、黄章保)
★人民路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健康服务进社区
近日,人民路街道联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 健康服务进社区”义诊活动。
现场,医疗专家和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多项便民服务。在急救技能演示环节,医生现场示范并讲解急救要点;在健康咨询区,专家耐心解答居民健康疑问;在“看图识药”环节,
专家向居民们介绍药品的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周崇恩、邹静)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邱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