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对《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也做了相应的修订。
最新版行为准则共有12条,包括勤洗手、科学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文明用餐、遵守1米线、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保持厕所卫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方面,倡导公众将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文明风尚和健康生活方式,持久地坚持下去、推广开来。
今天一起来了解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之二:科学戴口罩。
戴对口罩,“罩”顾健康,让我们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时刻谨记戴口罩
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选择口罩注意事项
口罩的正确使用、储存和清洁是保持其有效性的关键。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
建议家庭存留少量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备用。
这些错误不要犯
1.长时间不更换
口罩内部易附着人体呼出的蛋白质和水分等物质,长时间不更换会导致细菌滋生。
2.错误佩戴和存放
临时取下口罩后,不可拉至下巴处、挂在耳朵一侧、直接放在包里/兜里、挂在手臂或手腕上、随意放置桌上,而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盒子、保鲜袋或纸袋内,或悬挂在干净、干燥、通风处。随身携带口罩包装袋时,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包装袋内。
3.佩戴变形、潮湿或有脏污的口罩
口罩在变形、潮湿或有明显脏污时,防护性能会降低,需及时更换。
4.多个口罩同时佩戴
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5.为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佩戴口罩
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要以被动防护为主。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6.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
使用蒸、煮、喷酒精等方式都不能让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反而会降低防护效果。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方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