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一半禾
苗好七分收
眼下正是育秧的关键期
在保和瑶族乡十寺村
水稻种植大户邓旭明正带领村民
抓紧进行早稻育秧工作
邓旭明看到我们扛着“长枪短炮”拍摄育秧大片时
悄悄地告诉我们
如今智能化育秧
让传统的春耕悄然发生了变化
育秧不再是“靠天吃饭”
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01 营 养 土
02 撒 种 子
03 发 芽
小编现场了解到
从催谷 覆盖底土播种 覆盖面土
到送至智能温控大棚
再到等待其破土而出
这一流程下来
只需25天
比起传统育秧的时间提前了10天左右
农户可以很好的把握春耕插秧“时间表”
“传统育秧方式会受倒春寒等因素的影响,出芽率不会很好,现在我们会将其送至可控温控湿的大棚里,这样出芽率可以达到90%以上。”邓旭明曾经也是一名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有次回到老家看到村上70%的土地都变成荒地,当下他就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把饭碗牢牢端到自己手里
有了这个想法后,邓旭明一干就干了十年。从起初的200多亩地到如今的1350多亩地,他依旧干劲十足。因为,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了、智能机械种植技术跟上了、产量上来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值了。邓旭明说,今年计划大概800多亩用来早稻入秧,60%种植优质稻,帮周边的农户入秧400余亩,可以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00余个。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