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传薪火,奋斗青春谱华章!在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里,我们以镜头定格北湖基层青年工作者的拼搏身影,用一句誓言、一份热爱,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多样风采——北湖青年“Young”!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让我们走近这些青春榜样,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热血情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基层青年党员干部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北湖区鲁塘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凯扎根乡村、心系群众,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中展现实干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脚下沾泥心中有民”的基层干部本色。
红星村地处鲁塘镇西南部,受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的限制,过去村里产业模式单一,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王凯上任后,积极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寻找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经过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决定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引进高山冷水米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业项目。并采取“合作社+农户” 模式,开展订单式农业。同时,及时成立村级合作社,为村民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等农资,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支持。推广种植的300余亩野香优莉丝稻米很快走俏市场,农户每亩增收500元以上,村民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王书记的口碑大家都说好,帮我们村民做事是无代价也不讲条件的,能想到的都会为我们去做,我们提出来的问题也马上帮我们解决。”——北湖区鲁塘镇红星村石嘴山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红军
王凯深知,要想真正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仅靠日常走访是不够的。为此,他坚持每月召开一次 “屋场会”,邀请村民们聚集在一起,敞开心扉唠家常、讲政策。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正是在 “屋场会” 上,王凯了解到村民们对拓宽村里连通郴仰公路的道路有着强烈的诉求。
这条道路过去曾因道路狭窄被村民戏称为“卡脖子路”,农产品运输车经常在此剐蹭侧翻,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了解情况后,王凯立即与群众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王凯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多方努力争取资金和资源,最终将道路拓宽至6米,有效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和运输难题。
“让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在提高大家的共识度和凝聚力的同时,也让矛盾和问题变少了。”——北湖区鲁塘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 王凯
无论是抢险救灾、修路兴业,还是产业孵化、基层治理,王凯的 “工作清单” 里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件件沾着露水、冒着热气的民生实事。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他所说:“只有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才能读懂群众想要什么。”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的工作就是“心中有百姓,脚底板沾泥”。——北湖区鲁塘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 王凯
他为人很诚实,吃苦耐劳,工作扎实,事无巨细他都参与,很平易近人。村民都认为王书记这个人很肯干,帮了他们很多忙。——北湖区鲁塘镇红星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周宏斌
从曾经的产业薄弱村到如今的“红火村”,红星村的蝶变背后是王凯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他用一颗 “红心” 扎根红星村,以实干为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村民们心目中可亲可信的领路人。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雷一杰
编辑:方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