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起,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郴县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郴县第一名共产党员】1920年冬,毛泽东、何叔衡介绍黄静源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加以关注。黄静源仿新民学会,发起组织衡阳爱国学生进步团体——心社。编辑出版《明星》《先锋》《三师周刊》等革命进步刊物,团结有志青年,扩大新思想宣传。
1921年10月,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的毛泽东,由夏明翰陪同到衡阳考察了解青年运动情况。通过几年的接触和了解,毛泽东对黄静源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十分清楚并感到满意。于是,此次在衡阳期间,毛泽东亲自介绍和发展黄静源加入党的组织。黄静源光荣的成为郴县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静源没有辜负毛泽东等的培养和党组织的期望,积极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1922年,他组织建立水口山矿区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支援水口山矿区工人罢工斗争。1925年初受党组织派遣,赴江西萍乡安源路矿组织发动工人运动。他团结依靠工人群众,组织工人与资方进行斗争,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同年9月21日,在路矿俱乐部召开会议时被反动军警包围会场。为了掩护参会人员撤离会场,他不幸被捕。10月16日,在安源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黄静源作为郴县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这对郴县的进步青年投身于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郴县的传播,中共组织在郴县的建立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郴县共产主义小组】1925年9月,共产党员李翼云、胡世俭、孙开球、李一鼎、朱瑛、武暴6人秘密建立了郴县第一个党组织—郴县共产主义小组,李翼云任组长。郴县共产主义小组直接受省立衡阳三师党支部领导。党组织建立以后,一面领导群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一面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早期发展的党员有贺益生、何善玉、曹廉、曹彬、邝珠权、李才佳、曾子刚、陈先亮、黄光书、李保吾等,还有青年学生何闿、张云、肖良、李杰、杨奇、李固等。
【中共郴县特别支部】1925年10月,郴县共产主义小组经请示中共湖南区委批准,扩建为中共郴县特别支部,代号“陈蒂”,改属湘区委员会领导,机关设在良田街上。特别支部的组成人员为:支部书记孙开球,工运委员李翼云,农运委员曾子刚,组织委员李一鼎,青年委员邝珠权,委员中还有曹廉、贺益生、何善玉等。
【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定:为迎接北伐高潮的到来,要做好南方数省群众的宣传发动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健全及发展工作。3月,中共湖南区委根据中央特别会议精神,决定派陈芬(耒阳县人,毛泽东堂妹毛泽建的丈夫)来郴县组建县委并担任书记。不久,郴县第一个县委——中国共产党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代号“郑杰”,陈芬任书记。9名委员分别是:组织委员李固、工运委员李翼云、农运委员曾子刚、群工委员孙开球、妇女委员何善玉、宣传委员李一鼎、军事委员贺益生、青年委员邝珠权、秘书肖光球。县委机关设在郴州城栏杆塘。之后,在全县城乡11个区和3个特别区都建立起了党的支部。
【工、青、妇组织的建立】1926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郴县委员会正式成立,书记由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青年委员邝珠权担任。
1926年11月14日,召开郴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郴县总工会,李翼云被选为总工会委员长,王湘和、曹廉、雷乾之等为委员,秘书陈一德。总工会设在城庙。
1926年6月,正式成立郴县女界联合会。各区乡300多名妇女代表参加选举,黄传风任女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何善玉任副常务委员,刘善淑任宣传委员,杨语琴(杨晓芝)任组织委员,何闿任财务委员,陈芝媛、凌联犹为委员。会址设在郴城文庙。
1926年7月,成立郴县少年儿童团,团长王芳,副团长廖昭福,团部设在郴城文昌宫。
来源:融北湖
作者: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梁俪葭
本文为北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eihu.gov.cn/content/2021/04/10/917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