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起,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1927年7月)
1926年,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帮助国民党建立郴县县党部,在郴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满腔的热情,致力于国民革命,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支援北伐军过境。在中共郴县党组织的领导下,郴县的工农革命运动迅猛发展,方兴末艾,如翻江倒海之势,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1927年月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郴县的工农革命运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中共郴县地方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转移地下斗争。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郴县
【帮助建立国民党郴县党部】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正确决策。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1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予以确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国共合作形势,1926年初,中共郴县地方执行委员会设立中国国民党郴县党部筹备处,着手正式建立国民党郴县党部。5月17日,郴县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国民党郴县党部。会议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民党方面的有:罗任、李仁焕、李超群、张冰如、张昱等;共产党方面的有:李固任组织委员,李一鼎任宣传委员,雷乾之任工农委员,邝珠权任青年委员,何善玉任妇女委员。此外,共产党方面的还有:孙开球任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陈先亮(陈涛)任监察委员会委员。县党部办公地址设在郴城北街崇义堂。随即,全县各区国民党的区分部也先后改组建立,区分部委员多为中共党员担任。
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郴县壮大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队伍,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为以后大革命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支援北伐战争】 1926年5月底,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先遣团由广东经宜章抵达郴县。7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北伐,途经韶关、乐昌,于月底到达郴县。人们端茶送水、热情慰问,为战士缝补衣物,洗衣浆衫,精心护理伤病员,帮助部队运送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等。8月3日,北伐军总司令部经良田到达郴县城。8月5日离开郴县。北伐军三次路过郴县,郴县人民尽最大的努力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援。据不完全统计,郴县人民共为北伐军筹集粮食8万斤,布鞋、草鞋3200双,银元1280块;帮军队抬担架3600人次,有127人参加北伐军;在北伐战争中,郴县籍有54人牺牲在各个战场。
北伐军路经郴县,极大地鼓舞了郴县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郴县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
来源:融北湖
作者: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梁俪葭
本文为北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eihu.gov.cn/content/2021/04/12/917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