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4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三节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新四军驻郴通讯处】1938年1月,王涛受中共中央派遣,回郴建立新四军通讯处、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与周里、李林等取得联系,立即着手新四军驻郴通讯处的筹建工作。经过简单的筹备,“新四军驻郴通讯处”在郴县城内中山北街21号正式建立,由王涛任通讯处主任。通讯处对外是新四军驻郴留守机关,负责新四军家属的优抚和抗日宣传工作,是公开合法的抗日救亡工作机构;对内是湘南特委的地下联络点。通讯处以郴县为中心,做好国民党郴县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开办抗日骨干训练班,走访慰问新四军家属。新四军驻郴通讯自设立,到1939年5月7日被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密令查封取缔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郴县县委和基层党组织在通讯处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援前线的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宣传活动】按照中共中央发出的“联合千百万群众投入抗日运动”的号召,1938年3月,湘南特委宣传部长兼青工部长卢良、郴县县委书记张春林向国民党县党部宣传干事蒋秉忠提出:迅速组建抗日宣传队,深入城乡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掀起抗日救亡群众运动。得到蒋秉忠默认。时值全国大、中学校因战争原因停课,先后从长沙、衡阳、广州等地回郴的教师、大学生、中学生有50多人。他们有文有才,能说会道,反侵略、救中华热情高涨。中共郴县县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以这些爱国青年为核心,联合本县学校的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组成了一支500多人的抗日宣传队,分赴全县各区、乡、保、甲和工厂、矿山,采取讲演、写标语、画漫画、演活报剧教唱抗日歌曲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亡我中华的野心,教育广大民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搞好生产,巩固后方,支援前线,不当亡国奴。演出《联合起来,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活报剧四场,把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寓于剧目之中。采用写标语、画漫画等多种形式宣传团结抗日。在20多天的宣传活动中,有300多群众前来听讲演、看演出,群众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不时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从广州中山大学回来的学生段仁山,四处联络有绘画特长的青年,创作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弘扬奋起抗日精神的漫画。共组织起57幅漫画,在华塘圩上展出并宣讲漫画展览10天,参观者达4000余人次。在城区,有一支晨呼队,每天清晨或走街串巷,或站在高处齐声高呼抗日口号。500多人的抗日宣传队,历时月余的宣传活动,使许多群众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狼子野心,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为灭我民族占我国土而施行残暴行径激起了“抗日救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他们纷纷走向街巷、乡村,宣传抗日,声援前方。据郴县指导委员会1938年7月统计,仅半年时间,全县共张贴抗日宣传标语36800余条,展出漫画525幅,办演讲560余场,演出活报剧120余场。宣传队伍由500多人扩大到2000多人,受众达数万人。一时间,全县城乡抗日救亡的舆论宣传形成高潮,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精神被唤醒,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为后来对入侵郴县的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938年3月初,湘南特委、郴县县委为加强团结抗日宣传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创办开设牖智书店,以进步书刊唤起群众的觉悟,给进步人士提供交流思想、讨论时局的阵地。到1939年夏,书店共销售各种进步书籍39800余册,售出《新华日报》等刊物近2万份。
1938年4月,创办了《老百姓周刊》,王招友为《周刊》编辑部编辑,李岳南、何光贤为主事。《周刊》以唤起民众的觉悟、激发民族精神和抗日救亡热情为宗旨,采取报道国共合作抗日方针、前方抗战消息各地民众的抗日举动和本地各届的抗日动态等方式,大力宣传抗日。到1939年5月被国民党郴州当局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查封时,《老百姓周刊》共出版80期,共发行80万份。
【培训抗日骨干】1937年冬,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为培训抗日骨干、壮大抗日力量,成立了湖南省民众训练指导处,并亲任处长。他要求全省各县、乡、保都要成立相应的民众训练机构。12月20日,省民训处干部训练班正式开学,入学人数达3358人.中共湖南省工委为支持张治中的行动,也为借助国民地方政府的力量,提高党员和进步青年的抗日常识与理论水平,指示各级党组织积极动员党员和进步青年报名参加民训班,郴县县委抓住时机,派出精干力量到省民训班受训,培养地方民训员。随后,以参加过省民训班的党员骨干分子为教师,在全县多处开办训练班,加强对抗日骨干的培训。1938年,中共郴县县委依靠在省民训班培训过的的党员和进步分子,在栖凤渡、华塘、良田、桥口、保和、鲁塘等地开办“民训班”,培养抗日骨干。全县共办班130期,每期10天左右,培训1.3万人次。培训内容以学习《抗日救国十大方针》《帝国主义侵华史》《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罪恶行径》《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等书刊、文章为主。培训中,湘南特委、郴县县委的负责人周里、卢良、王志龙、许良等同志分别到各区开办的“民训班”讲课,宣讲抗日救国方针、灌输共产党的民族解放、人民战争主张。《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写道:“在中共湖南各级组织创办或掌握的各类战时学校、训练班中,以华容东山战时学校、郴县抗日骨干培训班……等影响较大”。
【支援前线抗日】中共郴县县委通过宣传队、晨呼队和抗日骨干培训班,加强对县民抗日救国的宣传与动员,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和民族自信精神,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县委提出的“团结御侮,还我中华,驱除倭奴,保我国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倾家荡产,保我中华”等口号得到上下一致的响应。一是积极声援全国抗日。在郴城的街巷墙上,画满了中华勇士打击日寇的漫画,以长中华民族的志气和抗日将士的士气;每天清晨,晨呼队站在城内高处或绕城串街高声齐呼:同胞们振作起来,抗日救国,不当亡国奴!大造抗日声势,声援抗日前线。二是号召工人、农民努力生产。工人增加工时多出产品,农民多打粮食,商人搞好经营,用辛勤劳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努力支援前线。三是动员3000多名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参战。四是组织募捐,筹集粮饷,支援前线。在县委的组织领导下,从1938年6月至9月,全县群众共募集抗日捐款2.3万余元(银元)、粮食4000多担。
来源:融北湖
作者: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梁俪葭
本文为北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eihu.gov.cn/content/2021/04/24/922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