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上门送法,解决了我们多年心结,之前拖欠的物业费我愿意补交。”近日,北湖法院通过“巡回审判+上门送法”一揽子化解了胡某与某物业公司等48起物业纠纷,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助力绘就诉源治理新“枫”景。
胡某与某物业公司等48起物业合同纠纷案件受理后,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谷奕葶认真梳理了案情,物业服务纠纷案件涉诉金额虽小,但关系居民幸福生活的“民生”。这批系列案案涉业主较多,双方矛盾由来已久,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纠纷。为了妥善化解民生纠纷,谷奕葶组织速裁团队的法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深入业主家中进行多次了解情况,组织调解,但终不了了之。
考虑到批量类案的群体效应,北湖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积极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经反复商议,决定速裁团队全体法官到涉诉小区进行巡回审判,推动物业纠纷一站调处、高效化解、源头减量。
一张横幅、一枚国徽、几张桌椅,巡回法庭就这样搬进小区。简易法庭刚搭建好,就吸引了不少业主前来驻足。法官选取胡某与物业公司这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件现场开庭,原告物业公司与被告胡某就物业费的交纳、物业服务情况进行激烈辩论。
庭审结束后,法官现场召开座谈会。在耐心倾听业主们的诉求后,法官为被告业主讲解了相关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知识,讲明拒不缴纳物业管理费的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调解,物业公司表示同意给一次性付清物业费的业主打九折,并承诺今后会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业主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多数业主主动缴清了物业费,矛盾的冰山逐渐消融。
从开始的“针尖对麦芒”到“化干戈为玉帛”,“巡回审判+上门送法”高效的调解模式,使48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物业纠纷“案小事不小”,不仅是涉及物业服务企业及业主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这批系列案件的矛盾化解,既是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的有益尝试,也是坚持能动履职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北湖法院将积极延伸职能,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能动司法,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诉调对接,最大限度将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前端,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诉累,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用“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来源:融北湖
作者:通讯员:朱锋云、罗琳
编辑:梁俪葭
本文为北湖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beihu.gov.cn/content/646840/56/1399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