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天气:多云,17~29℃
【导读】
★北湖区文化服务提质升级
★党建共联共建 探索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北湖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揭牌成立
【北湖要闻】
★北湖区文化服务提质升级
“参加这个培训班为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日前,在北湖区“艺路芳华”公益培训春季班教学现场,张阿姨和数十名文艺爱好者共同参与专业艺术指导课程。北湖区积极开展“艺路芳华”公益培训,创新推出“三季联培”滚动式教学模式(春季+暑期+秋季),涵盖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元艺术门类,累计开设课程8600余课时,培训学员上万人次,打造出群众身边的“艺术殿堂”。
近年来,北湖区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紧密围绕群众的文化需求,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该区相继推出了“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欢歌悦舞”广场文化演出以及“非遗里的北湖”等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精心打造了“文化贺新春·非遗过大年”传统非遗年俗活动、“拼贴心灵·绽放生命”拼贴诗创作以及“稻花香里说丰年·向劳动者致敬”沉浸式情景诗会等特色文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多元丰富的文化盛宴送到群众身边。据统计,该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000场次,惠及群众超过1600万人次,实现文化惠民全覆盖。
在文艺创作方面,北湖区精耕细作,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该区重点扶持《鸽子》《腾飞女排》等原创剧目,其中反映人性中的善良、坚韧和温暖小歌剧《鸽子》在第八届湖南艺术节郴州市专场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并入围省级决赛。《北湖瑶韵》《瑶乡竹竿跳起来》等专题片和理论文章,全方位展示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该区成功举办了郴州市首届“西河乡村振兴”主题文艺作品展、“马良杯·小画家”等3场大型文艺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在传承创新方面,北湖区积极探索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激发文化活力。依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工坊”等形式,让瑶族歌舞、传统手工艺等走进校园、社区,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力量。
目前,北湖区开展非遗进校园17240课时,建立传统工艺传习所7处,开发文创产品80余款;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224.37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91平方米,文化发展指数稳居全市前列。(谢巧丽)
【健康北湖】
★党建共联共建 探索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日前,中共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委员会与中共郴州市北湖区人民路街道工作委员会举行党建共联共建签约仪式。
双方将以党建为纽带,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强化组织联建,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活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动资源共联共享,充分发挥三甲医院医疗技术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科普、医疗志愿服务、社区关爱服务等精准服务;促进发展联动,共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服务融合的新模式。
区领导贺冬林、龙媛参加。(邱佳乐)
★北湖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揭牌成立
5月25日,北湖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在市三医院揭牌成立。
北湖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将由市三医院牵头,整合21家合作医疗单位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的一家人体系,助推全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按照区委区政府“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年”总体部署,市三医院将通过“专家驻点+远程会诊+专科共建”形式,每周选派专家到分院坐诊,每月开展“基层医生大讲堂”,每年扶持分院建设特色专科,不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免费体检、中医养生等服务,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腿、看好病,全力打造 “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基层受益” 的医改标杆,全方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振华参加活动。(唐琳莎)
★燕泉街道: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活动 共建生育友好社会
日前,燕泉街道计生协开展以“弘扬新型婚育文化,共建生育友好社会”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服务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健康知识竞赛、“生育关怀、暖心相伴”慰问活动等形式,不仅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让新型婚育文化和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进一步传播新型婚育文化,为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北湖区计生协相关负责人说。(朱羚)
【书香北湖】
★北湖区科技活动周启动
日前,北湖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远恒佳学校举行。仪式上,科普老师们为学生和来宾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智趣未来秀”,悟空机器人编队舞蹈灵动活泼,机械狗障碍越野极限挑战展现超强运动与智能控制能力,师生借此了解仿生科技与人工智能,还能实操互动。“智玩未来场”,仿生流光鱼尽显机械之美,智慧城市探秘揭示无人驾驶奥秘,沉浸式视觉体验带来航空航天与海洋的视觉盛宴。“机甲未来派”,参与者了解机甲大师原理特点,学习机械编程,操控步兵机器人完成挑战赛。(邱佳乐)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苡菲